网上有关“"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宁移南山不改判”说的是唐代宰相李元纮。
词语出处
词语出处:《旧唐书·李元纮传》。据记载:唐中宗李显年间,太平公主权势很大,假借中宗和自己的地位,巧取豪夺将佛寺的碾硙(利用水力启动的石磨,唐代年间,贵族或者寺院在他们的庄园或者寺院设置碾硙,用以脱谷、制粉)占为己有,被佛寺的出家人告到了雍州府衙。当时正是李元纮在雍州任职,经过审查,证据确凿,李元纮决定将碾硙返还佛寺。而李元纮上司雍州长史窦怀贞害怕太平公主的权势,会给自己带来祸端,下令让李元纮判给太平公主。李元纮正义凛然的说:“终南山或许可以移动,但此案判决绝对不能更改。”后人用“南山铁案”这个词,比作已经判定、不可改变的案件。
李元纮其人
李元纮,他的祖先是滑州人,现在的河南滑县。气质品格:谨慎忠厚,清廉俭仆、为人敦厚。最初任泾州司兵,后做到雍州司户。由于政绩斐然,相继出任工、兵、吏部侍郎。最高官职做到唐代宰相。相传李元纮做宰相很多年,仍然保持质朴作风,不善置办产业,一心报效国家,车马老弱破旧,也不曾更换,深的中宗和百姓爱戴,给后世做到了很好的表彰,是后人的楷模。
关于唐朝的资料
一种说法是杨靖宇、李延平、王德泰,一种是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
1、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1940年2月23日),男,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人,中国***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创建者和***之一。
1932年,受命党中央委托到东北组织抗日联军,历任抗日联军总指挥政委等职。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
1939年10月,日本关东军制定了针对杨靖宇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的作战计划。在日军疯狂镇压下,杨靖宇带领抗联第一路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今吉林省靖宇县)壮烈牺牲。
2、李延平
李延平(1903.3.9―1938.10),抗日高级指挥员、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军长。
936年6、7月间,李延平同志率领部队成功地袭击了宝清七区伪甲所,缴获步枪60多支。抗联4军在李延平同志的领导下,部队迅速发展壮大,1937年1月,根据上级指示,将部队编成4个师、10个团,共二千多人。
1938年10月,李延平同志率领4军部队在五常县南磨石顶子活动时,不幸遭到敌人的重重包围,战斗中,李延平同志身负重伤,壮烈牺牲。
3、王德泰
王德泰(1907.5.23—1936.11.25),东北抗日联军的著名将领,杨靖宇同志的亲密战友,东北抗日联军第二军的创始人。
1936年是王德泰生命和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年,同时也是他指挥的抗联二军给日伪以最沉重打击的一年。这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王德泰担任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二军军长。
在他的指挥下,二军先后取得了寒葱岭、大蒲柴河、进攻抚松县城、穆棱颠覆军用列车等战斗的胜利。冬季,日伪在南满地区发动了所谓“东边道独立大讨伐”,对二军进行撒网式的围追、堵截,发现踪迹,咬住不放。王德泰则率领部队在抚松、临江之间与敌周旋,寻机歼敌。
11月7日黎明,率领300余名战士宿营在抚松县小汤河村的王德泰,突遭600余名伪军的攻击。
他沉着镇定,指挥部队抢占该村南山东西两个小山头,战斗从早7时一直进行到下午3时,敌人死伤惨重,惭惭不支,向南逃去,王德泰亲自率部队发起追击。就在这时,他不幸中弹,壮烈殉国,年仅29岁。
4、周保中
周保中(1902—1964),原名奚李元,号绍璜,云南大理人。白族。1902年2月7日,出生于云南省大理县湾桥村。1926年,在国民革命军第6军中任团长、副师长。1927年,参加中国***。?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1932年7月,到哈尔滨,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1945年9月中旬,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扩建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任总司令兼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政法委员会主任兼民政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4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5、李兆麟
李兆麟(1910年11月2日—1946年3月9日),男,汉族,辽宁省灯塔市铧子镇小荣官屯人。抗日名将、中共北满省委主要***之一、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曾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负责人,珠河反日游击队副队长、哈东支队政委、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代理政治部主任、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等职。
唐朝历史从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开始,到907年后梁太祖朱温篡唐为止,共289年。可以概略分成数期,大致上以安史之乱为界。初唐时国力强盛,唐太宗时期国力逐渐复苏,击败强敌东突厥,唐太宗受尊“天可汗”,成就贞观之治。
唐高宗时期击败西突厥、高句丽等强敌,建立永徽之治。唐高宗去世后,武则天于690年建国周,即武周,女主政治达到高峰。直到705年唐中宗因神龙革命而复辟。武周直到唐玄宗继位后才完全结束。唐玄宗时进入盛唐时期,是唐朝的第二高峰与转折,开元时期唐玄宗革除前朝弊端,政治开明,威服四周国家,史称开元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曾三次来洛阳处理政务及外事,在洛阳宫居住二年之久。唐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高宗李治即位。永徽六年(公元657年)一同来到洛阳,在此处理国家大事,以洛阳为东都。实际上唐朝的都城已从长安徙至洛阳了。
唐玄宗在位44年,都洛阳10年。公元904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发兵长安,挟持唐帝(昭宗)迁都洛阳。公元907年,朱温废掉唐帝(哀宗),唐亡。唐朝时期,洛阳与长安都是世界上的名都。唐朝都洛阳的有唐高宗、中宗、睿宗、玄宗、昭宗、哀宗6帝,前后30余年。
扩展资料
宣宗去世后,相继为帝的唐懿宗与唐僖宗是著名的无道昏君,使唐朝的国势一直走下坡。政治败坏、社会贫富差距过大,不少叛乱相继发生,唐朝经济命脉的江南地区也被破坏殆尽,彻底动摇了这个政权,也产生李国昌、朱全忠等新藩镇。
859年唐懿宗继位,他为人骄奢*逸,宠信宦官;并且笃信佛教。为了崇佛,不惜削减军费。860年后相继发生裘甫之乱、庞勋之变与王郢之变(僖宗时期)。其中庞勋之变破坏关东地区的经济,有赖沙陀军首领朱邪赤心率军助战而定,朱邪赤心因功赐名李国昌。
唐室建立殿后四军,李茂贞、韩建抢先于896年逼近长安,唐昭宗逃到华州,殿后四军被废。最后有赖李克用、朱全忠率军入援,唐昭宗得以于898年返回长安。
而后宰相崔胤与宦官韩全诲争权。唐昭宗被宦官韩全诲幽禁,崔胤紧急招唤朱全忠入援。而韩全诲强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贞,朱全忠于是率军围困凤翔。隔年,凤翔军粮草耗尽,李茂贞只好杀宦官韩全诲等人,与朱全忠和解。朱全忠趁机掌控朝中大权,还屠杀宦官数百人,派兵控制长安。
崔胤后悔不已,有意摆脱朱全忠的威胁,暗中召募六军十二卫,被朱全忠在长安的眼线所察觉。904年朱全忠杀崔胤,逼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城被毁。同年8月朱全忠弑帝,另立昭宗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
隔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黄河,史称白马之祸。朱全忠本想等统一后再夺取帝位,但因征淮南失利,所以早于907年逼迫唐哀帝禅让,建国后梁,唐朝亡,五代十国时期开始。
关于“"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cshi/202507-461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文章不错《-宁移南山不改判-是说的唐朝哪个人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