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

网上有关“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其实历史上的很多所谓的昏君 都是史书杜撰的。

比如隋炀帝,其实很大一部分是杜撰出来的。有个史学家说过,隋炀帝干过的,唐太宗基本都干过了。唐太宗带兵统一全国,隋炀帝也带兵统一全国了;唐太宗贞观时国富民强,隋炀帝时更富更强。隋炀帝三征高丽失败了,唐太宗征高丽也失败了(很多时候 都被刻意忽视了);隋炀帝 后期骄奢*逸,唐太宗后期也是大兴土木,但史书对二人的评价截然不同。其实隋炀帝修运河还是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的,隋炀帝开创的南北大运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是后代造史者想诋毁所掩盖不住的。因为它的存在就是铁证,不像其它原始史料被销毁。

还有南宋 ,虽说对外有些软弱,但南宋当时的经济是很发达的,再就是明朝,就说著名的昏君朱厚照吧,都说他是历史上数得着的昏君,但实际上呢,他只是喜欢玩 而以(当然玩的太多了);但他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实际上他是一个平易近人,心地善良,是极具个性色彩的一个人(只可惜他不适合做皇帝)。

扯远了,说说著名的昏君的伟大成就:

隋炀帝上面说了,统一全国,开运河,开通丝绸之路都是。再说商纣王,他的年代太远了,可能他确实是个昏君,但他也有一些伟大成就。比如他发起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

明神宗 ,又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之一,尤其是后期,但他在后期亲自主持了万历三大征(万历三大征指明神宗万年间平息叛乱的宁夏之役、播州之役和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这几次战争的意义就不用说了,尤其是支援朝鲜抗击日本侵略的朝鲜之役大获全胜,无疑是巨大的成就。

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虽然失败了,但还是对改革国家制度,期待国家富强的一种尝试,也是他的成就。

嘉庆皇帝,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虽没有大作为,但惩治了和珅,改革政治,提倡节俭,最重要的结束了万恶的“文字狱”。

宋徽宗赵佶,他做皇帝是挺无能的,但他的书,画确实很少有人有人比得上,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李煜同,当然,不得当不说这又是两个不适合做皇帝的)。

历史人物都具有两面性,完全一无是处的皇帝应该是很少的,例如胡亥,实在记不起他有什么丰功伟绩。不过还是说历史人物都有两面性 ,不能轻易的否定一个皇帝。你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再多差些资料 ,今天先说这些,另外一楼说的很好,清朝确实让历史倒退了,顶一个。

明朝万历皇帝是不是太大的昏君啊

说到万历皇帝,第一印象就是皇帝连续28年不上朝。如果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有一项是皇帝不上朝的,万历是第一项。在位48年,有60%的时间休假给自己,这是前所未有的。万历时期,大臣们见万历的机会不会比最低等宫女的机会高多少。关于万历为什么不上朝,历史上众说纷纭,但他留给后人的印象却是一个不理朝政的君王形象。

但是,万历并不是一个懒惰的皇帝,相反,他为做一个君主做了很多准备。

明朝第六年,10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即位,改名为万历。他的父亲隆庆皇帝在留给他的遗诏中说:“我不想准备,皇帝会做,所有礼仪都要按部里的要求做。你应该听从三位侍郎的指导,上的学。你要用你的才能去造德,游手好闲,守御业。”除了国家大事,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留学修德”自然成为他意志的重要组成部分。皇族历来重视对王侯的教育,由叛逆英雄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也不例外。事实上,在今年3月,朱翊钧就已经正式“成家立业”,为将来成为一名称职的君主做准备。

皇帝上学,分为两种:当天的讲座和宴会。讲座是学习常识,经筵是皇帝讲授经典和史记的专门讲座;日复一日是定期的学习,盛宴是不定期的讲座。皇帝年轻的时候特别受重视。张当过乾隆府的主人,这一经历是他在隆庆时入阁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小皇帝的书房事务。这年六月,张给万历皇帝写了一封信,初步安排了上朝和对日讲学的日程:每月三、六、九上朝,其余日子对日讲学。也就是说,每10天,有3天在太阳下,另外7天在太阳下。这一安排充分考虑到万历皇帝年幼,需要学习,优先安排了日本讲学,得到了太后和朝臣的一致认可。

宴的礼制比日本讲学要隆重得多,内阁的大学士和六部的官员都亲自参加。盛宴在春天和秋天举行。每月三次,每两天一次。春天从2月12日开始,到5月2日结束。秋天从8月12日开始,到10月2日结束。一年一共15次。经筵主要讲解四书五经。宴后,光禄寺在内廷东厅设宴招待参加经筵的官员。

读史可以有智慧。为了使小皇帝能更快地从历史经验中学习治国之道,张于六年赠书帝鉴图说给万历皇帝。该书由张的讲师马等人研究历代帝王的事迹而成,精选了“善可为法”八十条,“恶可为戒”三十六条。每样东西都配有插图,随后是配有插图和的传记。万历很喜欢这本书,经常把它放在座位的右侧,方便随时翻阅,做到一目了然。每次都是叫张解释,也就习惯了。

对于十多岁的孩子来说,四书五经毕竟太深奥太枯燥,万历皇帝在业余时间对诗词楹联书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少年万历曾写过一首歌咏月诗:“重逢后的光有多亮?只有圣人之心,才能理解。”凭着明月宇程彻的贤者之心,他还是相当能干的。第二年四月

万历爱书法,字写得好。学汉字时,先抄赵孟_,再抄章草。年轻气盛的皇帝,往往会用豪放的人物来奖励辅臣。他曾给会稽张题词“宅保平衡”,给二副陆条洋题词“同心夹辅”,给六部尚书“正从”,给六部尚书“责陈善”。虽然张等人后来写信称赞御制书法“雄健飞扬,形似凤凰,精妙绝伦,穷,一点一点地画,以古人为法,成就卓著,美不胜收”,但也委婉地劝这位自鸣得意的小皇帝不要在这上面花太多精力。在肯定万历书法是第一代善书大师的基础上,更是无可估量。梁元帝、陈后主、李后主和宋徽宗都擅长绘画,但他们的才能对治理世界毫无作用。万岁爷应及时“讲求治理,以圣帝明为法”。

张寄托了小皇帝万历的殷切希望,希望他能达到或超过先贤,重现明帝国的辉煌。然而“有始无终”,也许是因为严控后的逆反心理,也许是没有和张的一番美言,或者是有了的餐饮新记录.万历的亲自领导,不仅没有把青年时代读书的勤政精神带到治国理政上来,反而成了几十年不上朝的游手好闲的皇帝,最终把明朝推向灭亡的边缘。

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真的是个昏君吗?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被册 万历皇帝像

立为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病死,朱翊钧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万历”,故后人又称他为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位执政的48年时间是非常矛盾的:曾作为一代英主,在大臣们的辅佐下,使大明王朝的经济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也曾28年不上朝听政,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历代帝王中最懒惰的,他还穷奢极欲,横征暴敛,为此背负了千古骂名。因而在明朝历史上,他的帝王生涯总是引起人们较多的关注。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有好有坏,不过他收拾掉了张居正,可惜了。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由好转坏。

朱元璋建立明朝,成为开国第一位皇帝,死后却未想到自己的子孙后代一个比一个奇葩,这其中有名的就是28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而且在位时间最久。登基之时只有十岁,并不具备治理朝政的能力,所以朝政大小事务都有宰相张居正搭理,加上张居中的改革和教导,他起初还是勤勉朝政,兢兢业业,使得国泰民安,一派繁荣景象。但是28年不上朝还是领众人目瞪口呆,毕竟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掌握生死大权,这样的位置毕竟诱惑如此之大,对于万历皇帝带了一定危险。

所以我认为万里皇帝并不真的不理朝政,而是一个聪明的幕后高手,即使不上朝也能知晓朝中发生的大小事,这是证据可记载的,因为万历皇帝当朝期间,实行内阁制度,朝中大小事务和权力基本由内阁大臣掌握。而且戚继光和李成梁这些大将的出现,也离不开朱翊钧背后的支持,而且他不上朝其实也是有原因的,当时朝中党派众多,各种党派之间相互打压,严重干涉朝中,万历皇帝朱翊钧当时为了治理国家想到很多利国利民的点子,可是却总是被朝中大臣们百般阻挠,打击他的自信心,令他突生烦恼,心里出现疾病,选择干脆不再见这些大臣,就不用突生这些烦恼,朝中的大小事通过内阁宦官去传达,自然而然的就不再上朝。但是却不算是昏君。

关于“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cshi/202507-6966.html

(4)
liuzea的头像liuzea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liuzea的头像
    liuzea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 liuzea
    liuzea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其...

  • liuzea
    用户072208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历史上昏君所做的伟大成就》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