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老x沈从文说她是"绝顶聪明的**";胡适称她是中国一代才女;儿子梁从诫说她是慈爱的母亲。她是林徽因,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你是人间四月天》,今天就请大家随老王,近距离一窥才女的风范。
16岁的林徽因与父在欧洲16一,才女往事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官宦世家。祖父林孝恂进士出身,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后任北洋政府内阁司法总长。才女从小随祖父母居住,8岁移居上海,12岁迁居北京。1920年,林长民赴英讲学,林随父游历欧洲各国,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圣玛莉学院学习,这年,她刚16岁。聚散皆因缘,林徽因在伦敦初次遇见了徐志摩。
“我做着许多女子做的梦,而实际是天天落雨又落雨,我从来不认识一个男朋友,没有一个聪明的人来陪我玩——实际生活中认识的人物没有一个如我想象一般浪漫的人,却还加上一大堆人事上的纠纷。”从林徽因日后写给好友沈从文的信札里我们不难发现,徐志摩对于林徽因这个花季少女来说,就像黑夜里在草原上划过的闪电,想忽视都难。
一来二去,徐志摩就成为林家的座上客。林徽因与徐志摩情投意合,甚至有了谈婚论嫁的打算,前提是徐志摩与结发妻子张幼仪离婚。爱女心切的林长民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感情野蛮生长,1921年10月14日,在林长民安排下,用船将刚读完中学的林徽因送回北京培华女中念书。
林徽因的不辞而别,将徐志摩带入思念、失望与希望的空间,在情感的最低谷,将最美的诗行铺满冬日里的康桥。1922年9月,徐志摩乘船回国,带着一纸离婚书前去赴约。可现实总会在不经意间给人当头一棒。新娘还在,可新郎已换人。早在1922年春,林徽因就被许配给了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民国司法总长梁启超之子,梁思成。
徐志摩刚踏进北京,就收到恩师梁启超的一封书信:义不容以他人之苦痛易自己之快乐,弟之此举,其于弟将来之快乐能得与否?殆茫然如捕风,然先已予多人以无量之痛苦。梁启超掷地有声宣告主权,徐志摩认为林徽因并未正式过门,所以未曾买账: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结果不言而喻,徐志摩又一次惨败收场。
一来,梁家书香门第,梁父梁启超和林父林长民是志同道合的老同事;二来,梁家九个孩子,出过三个院士,家风很好;最重要,梁启超收入丰厚,在别人几元钱一个月可以养活一家人的年代,梁启超可以说是财源广进,收入颇丰:任职,1925年任清华国学院教授时月薪400元,任政府官员收入会更高一点;稿酬,他的书多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稿费和版税都是最高级别;各种演讲和讲课费;股票和投资,他是天津中原公司的股东,也曾往其他企业投资。
尽管近水楼台先得月,但梁启超并不想按照传统婚俗行事,他明确告诉当时才18岁的梁思成和15岁的林徽因:尽管两位父亲都赞同这门亲事,但最后还是得由他们自己作决定。对尚未形成独立判断的子女,父亲有观点的建议,有原则的放手,以退为进也给自己留足了面子。
梁启超1923年曾给长女梁思顺写信,曾颇为得意地谈到此种“设计”:“我对于你们的婚姻,得意得了不得,我觉得我的方法好极了,由我留心观察看定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徽音又是我第二回的成功。我希望往后你弟弟妹妹们个个都如此。”《梁启超年谱长编》
林徽因与梁思成
关键人物林徽因,此时像一个退了烧的病人,她认同门当户对,尊重双方父亲的意见,觉得家庭背景一致、志趣一致会让彼此更加理解,感情更加坚实。而梁思成优秀的学业、敏锐的思维、多才多艺的幽默感,和心胸坦荡的趣味,也给了她更多动力。
林徽因曾冷静的对自己的儿子梁从诫说:“徐志摩当时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可我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所想的那样一个人。”
泰戈尔(中)访华,徐志摩(右)和林徽因(左)共同担任翻译
二,执拗且矛盾的才女1924年4月,印度诗哲泰戈尔来华访问,林徽因和徐志摩担任翻译,这段时间,两人在众人面前频繁成双出入。5月8日,为庆祝泰戈尔先生六十四诞辰,林徽因、徐志摩等人在东单三条协和小礼堂演出泰翁诗剧《齐德拉》,林徽因饰公主齐德拉,徐志摩饰爱神玛达那,两人好生默契,关键舞台布景还是梁思成设计的,这让梁思成情何以堪,林徽因自己倒没怎么样,而让徐志摩产生了错觉,他托泰戈尔代传爱意,好在林徽因一口拒绝了。一个月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同往美国留学。
林徽因的“公主”装扮
林徽因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本想学建筑,但建筑系不收女生(因为建筑系要学习很晚,晚上回宿舍对女生不利),她只好曲线救国到美术系深造,选修了几乎所有建筑系学生的专业课,后来竟当起了建筑系的助理教员。1925年12月24日,林长民被流弹击中去世。林徽因几乎断了经济来源,一度打算回国谋生或在美国打工挣学费,梁启超坚决不允许,他在信中说:“学费不成问题,就算我多一个女儿在外留学便了。”梁启超用股票利息支持林徽因继续求学,并且鼓励她“度过苦境,鼓起勇气,替中国艺术界做点贡献”。林徽因个人学业生活,及其生母之赡养,均全赖梁家照料,此种恩情,已将“林梁热恋”逼入必须修成正果的境地。1927年9月,宾大毕业,林徽因又跑到耶鲁大学戏剧学院G·P·贝克教授工作室进修了半年舞台设计。1928年3月21日,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家完婚,同年8月两人回国。1929年东北大学校徽招标,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被张学良认可中标,拿了400块银元奖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结婚照
林徽因爱打扮,不守时,她对发型、衣袜、化妆过度在意,丝毫不肯马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梁思成常常在女生宿舍楼下等半个小时,她一定是细节百分百满意了才肯下楼,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调侃这对小情侣“林**千装万扮始出来,梁公子一等再等终成配”,横批“诚心诚意”。
林徽因对婚姻不是没犹豫过。梁思成兄弟姐妹众多,家庭琐事让林徽因烦不胜烦,她曾给闺蜜费慰梅写信吐槽:“我真羡慕你嫁给一个独子,我的一个小姑(燕京学生示威领袖)面临被捕,我只好用各种巧妙办法把她藏起来和送她去南方。另一个姑姑带着孩子和一个广东老妈子来了,要长期住下去,(家里)到处是喧闹声和乱七八糟。”
林徽因刀子嘴豆腐心,经常会喜怒形于色,毕生感情却周旋于三个男人之间——诗人徐志摩、建筑学家梁思成、哲学家金岳霖。徐毕生为其神魂颠倒,金为其终生不娶,唯梁思成修成正果,才子佳人珠联璧合。
1931年11月19日,林徽因在协和小礼堂为驻华使节讲中国古代建筑。同日,徐志摩为听林徽因的学术报告,乘中国航空“济南号”邮政飞机遇雨触济南党家庄开山身亡。林徽因长年挂在卧室墙上的那块徐志摩失事飞机的残骸,正是林徽因托梁思成在飞机失事现场给找回来的。
林徽因产子图
林徽因长子梁曾这样评价过:“我一直替徐想,他在1931年飞机坠毁中失事身亡,对他来说是件好事,若多活几年对他来说更是个悲剧,和陆小曼肯定过不下去。若同陆离婚,徐从感情上肯定要回到林这里,将来就搅不清楚,大家都将会很难办的。”《梁从诫与文艺报记者的对话》
徐志摩在1931年底去世。1932年,哲学家金岳霖闯进了林徽因与梁思成的感情生活。关于金岳霖的闯入,梁思成若干年后是这样反思的:“可能是在1932年,我从宝坻调查回来,徽因见到我时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我想了一夜,我问自己,林徽因到底和我生活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徽因三个人反复方在天平上衡量……过几天徽因告诉我说:她把我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当退出。’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徽因谈过这件事。”(林洙:《梁思成》)
除了肉体上的夫妻生活,金岳霖已渗透到了林徽因生活的各个角落。除了卧室,梁家的客厅、餐厅乃至婴儿间,金岳霖的影子无处不在。在林徽因生前,梁思成夫妇一直和金岳霖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就连居住,两家也一直都是毗邻而居。金岳霖不仅是梁思成家的座上常客,甚至就连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也要他来裁决是非对错。不止如此,梁思成夫妇的孩子叫金岳霖为“金爸爸”,很多时候接送孩子上学的事情,就是由这位“金爸爸”来完成的。
直到临终前,金岳霖才说:“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有这种话。”他大概是不想有什么流言蜚语伤了林徽因,哪怕她已远去多年。相传,金岳霖曾经问林徽因下辈子是否可以在一起。林徽因回答说:“如果下辈子相遇,我做金岳霖,你做林徽因。”
三,梁思成的后林徽因时代梁思成因车祸左腿微跛脊柱重伤,东北的严寒让林徽因染上肺结核。这对看上去华丽的夫妻,也是一对身残志坚的搭档,他们在东北大学建立中国第一个建筑系,把我国古代靠工匠师徒相传留下的建筑知识系统化。两人原本可以出国,过更好的生活,有优质学术研究条件,解放后却选择留在北京,创立清华建筑系,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她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生病,她每一项成就的取得都要比常人付出更大的代价。1955年51岁4月1日,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享年51岁。梁思成的晚年并不寂寞,1962年61岁的梁思成不顾子女们的激烈反对,决然选择了续弦。梁思成对小自己27岁的林洙说:“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并在给林洙的求爱“申请书”中,鼓足勇气,半是忐忑,半是自嘲:
“真是做梦没有想到,你在这时候会突然光临,打破了这多年的孤寂,给了我莫大的幸福。你可千万千万不要突然又把它“收”回去呀!假使我正式向你送上一纸“申请书”,不知你怎么“批”法?……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署名是“心神不定的成”。”(林洙:《梁思成》)
别以为林洙是贪图梁思成的名声和地位,而文革动乱开始梁思成反而成了林洙的“包袱”。梁思成停发工资,身无存款,患心力衰竭,病入膏肓却无法住院,林洙与北医三院几位大夫暗中保持着联系,从此担任着妻子、保姆、理发师和护士的角色,一直陪伴着梁思成走过了最后的那些岁月。林徽因太多耀眼,梁思成要保持仰望的姿态,时刻敬重与崇拜。只有当女神远去,林洙缓步走来,梁思成才有机会体会寻常夫妻的酸甜苦辣吧,这可能也是生活的一种补偿吧。
“你站着的地方,吹过来风都暖”下一句是什么?
解答如下。。
就像徐志摩之于林徽因,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对16岁的林徽因一见钟情,从此沉沦在爱的河流中无法自拔。
他虽然已经成家有了美丽贤惠的妻子张幼仪,可是他却仍然义无反顾的热烈的追求着林徽因,每天一下课就跑去她的教室等她,就为了多看她一眼,和她多说一句话。放学了,就替她打好饭菜,然后两个人有说有笑的吃一顿愉快的午餐。
虽然林徽因也知道徐志摩已经有了家室,可是还是被徐志摩的博学多才和浪漫多情深深打动,和英俊潇洒的徐志摩走在了一起。
在与林徽因热恋期间,徐志摩更是不断地写出了许多浪漫的情诗,每一首,都是真情流露,每一首,都写满了对林徽因深深地炙热的爱意。
后来,他们在一起的事情被徐志摩的家人知晓。徐志摩的父亲曾多次写来书信,命令徐志摩斩断情丝,和林徽因分手。还说他的妻子张幼仪在家里贤惠体贴,是一个难得的好女人,要徐志摩好好珍惜她。
可是徐志摩却对父亲的反对置若罔闻,仍然我行我素的坚持同林徽因在一起,并且还大胆的回信给父亲,称自己要和张幼仪离婚,并要风风光光的迎娶林徽因。
徐志摩的父亲眼看自己的威胁劝告都没有用,就安排儿媳张幼仪远渡重洋去了英国找徐志摩,这样,他们夫妻生活在一起,就不会再有什么节外生枝的事情了。
但是,尽管徐志摩每天都和妻子张幼仪生活在一起,张幼仪前后也为徐志摩生下了两子,后小儿子得病夭折。此时的张幼仪还身怀六甲,却每天一个人在家里做繁琐辛苦的家务活,经济拮据,也仍然坚持做好吃的饭菜给徐志摩。
她对丈夫,爱的深,爱的辛苦。明知徐志摩对自己没有一点爱,只有夫妇的名义,还在他们婚姻期间爱上了别的女孩,她对他,却依然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并一心一意的想着徐志摩能够发现自己的好,盼望他能够回心转意。
可是徐志摩还是对林徽因念念不忘,每天照旧在学校和林徽因你侬我侬,爱的死去活来。
后来,在张幼仪即将临盆的时候,徐志摩更是心狠的提出了离婚,并不管妻子张幼仪如何苦苦哀求他,他都斩钉截铁的要求离婚,还说他们的婚姻就是一场错误。
可是,当徐志摩离婚以后,对林徽因苦苦追求,并多次向她家父提亲的时候,林徽因却选择了退缩回避。
不管徐志摩对她如何情深意切,付出了多少惨痛的代价,她对他,却始终都是不够爱而已。
徐志摩爱她爱的死去活来天昏地暗,愿意为了她付出一切,背叛一切,可是林徽因对他,却总是爱的那么理智那么清楚。
后来,林徽因更是无情的拒绝了徐志摩的求婚,选择了梁思成。
林徽因说,徐志摩爱的其实是他幻想出来的那个林徽因,那个林徽因很完美,却不是真正的林徽因。
可是我却认为,林徽因明明就是不够爱徐志摩而已。
一个帅气多金的男人,才华横溢风流倜傥又能吟诗作对,而且还对林徽因用情专一。
为了她,他更是忍受众人的谴责非议,选择与家族作对,选择离婚抛妻弃子,只为能和她日夜相守,永远在一起。
你们说,如果一个如此优秀如此爱你的男人在苦苦追求你,你又如何能够做到无动于衷还狠心拒绝他呢?
林徽因对徐志摩,这不是不够爱,是什么呢?
作者:陈康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下一句是你路过的地方 ,留下的脚印都是清楚的 。你看过的风景 ,仍旧那么美丽。
相关情感美文: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摘自《读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直看到这句温暖的话,今天终于看了下电子书,那个带着江南乡情的清鲜女子,林微因,这个让徐志摩怀想一生,梁思成宠爱一生,金岳霖仰慕一生,引无数英雄尽折腰的传奇女子,和江南的烟雨一样走进了人们的梦里。也许更多的才情佳人幻想有这样一个聪慧灵巧淡雅的女子相伴,浪漫,平淡,简单,恍若江南那吹着风都会做梦的城,令人幻想。
林徽因的出生,经历,与感情,都是淡雅令人向往的,书香门第,出生在江南水乡,那里的文化底蕴犹如那里的庭院一样深厚不见底。很多东西都是与生带来的,外界环境也许会滋养一些性情,大部分的才情早就埋在骨子里了。西湖柳畔,柳絮,梁燕,白莲,永远都是人间四月天。一句话说,人们永远把林徽因活在人间四月天的清纯里,一直未曾老去,那里的音容笑意,恍若一个画中的女子,凭栏,如诗如画。林徽因是一个清雅的女子,未曾被人间的烟火所窒息,没有被粉黛所污染,没有被世俗所凡化,她独守一份高雅,脱俗,所以每个男人看了都会心动,因为世间的尤物很少见,没有哪个会抵抗这样的魅力,女人也会羡慕的清雅,不脱俗又不入俗。语言是很优美的,至少我看了就没有停下的念头。扰动了心头对江南对杭州的向往,那个烟雨之城,到底是因为林微因而闻名了,还是因为其固有的古香古色?出生是相当重要的,有走出去的机会,有深化自己的机会,至少多点经历,是会人更加坚强的。
关于“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jyan/202507-422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你觉得民国才女林徽因是个怎样的女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