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

网上有关““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唐玄宗李隆基(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称之为“圣人”)第十八子 李瑁, 原名李清,是他与武惠妃所生,开元13年获封寿王,并 遥领 (就是挂名而实际无需到任履职)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李瑁在玄宗30多个儿子和29个女儿中资质平平,但是自小就得到玄宗的特别宠爱。

这个“倒霉蛋”在史上传名主要来自于他的王妃杨玉环后来成了他爹的“杨贵妃”, 也就是老子“扒灰”硬生生地给儿子带上“绿帽子”;而且依照封建伦理,父子关系是从属于君臣大节的,他这做儿子的不但不能说半个“不”字,还得口称“万岁、万岁、万万岁”,恭贺“皇阿玛吉祥”!

顺便说一下,唐玄宗爱称“圣人”确有史实, 这一叫法源自于古时候百姓对君王的期待。《礼记》记载,上古的三皇五帝因为功绩被称为圣君、圣人,因此,后世的君王也希望自己能够在名声上和古圣先贤比肩。“李三郎”李隆基大约对他登基初期开创的 “开元盛世” 将唐朝带入鼎盛时期颇为自矜,因此一度很喜欢别人这么称呼他。

李瑁生母武惠妃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三思的族侄女, 因父亲早逝,她依照惯例得到武则天庇荫自幼于宫中长大。武氏性情和顺、乖巧,善于逢迎,很快就博得唐玄宗的欢心,为玄宗诞育四子三女,他们都因母宠得到唐玄宗的特别偏爱。遗憾的是,其他三个儿子都不幸早早夭折了。

唐玄宗对武惠妃的宠爱始终不衰,爱屋及乌,李隆基还封其母杨氏为郑国夫人,弟弟武忠、武信也分别被加官晋爵。特别是玄宗废了他原来的王皇后之后,一度很想立武惠妃为皇后,只是因为前朝时他们武氏家族的人名声太滥,而被大臣们一再谏阻而作罢。虽然名号只是惠妃,但宫中对她的礼节却等同皇后。

所以李瑁作为武惠妃生前唯一健在的儿子,因 “子凭母贵” ,是很受宠的。从唐玄宗给他赐名“ 李瑁” 就很有讲究:天子、帝王所执的玉叫“ 瑁”, 用以覆盖在诸侯手执的的 “圭 ”(比如明代名称张居正乳名叫“白圭”,也是其祖父对其寄予厚望之意)上,寓意统合诸侯。另外李瑁封号“ 寿王” 也蕴含福寿绵长之意。

而且李瑁能娶到美艳聪慧、倾国倾城的杨玉环做王妃也不能说与唐玄宗、武惠妃这两口子对他的一直眷顾不无关系。很自然地,武惠妃有意扶持亲儿子李瑁为大唐未来的接班人,尽管此时李隆基的第二字 李瑛 已经先期被册立为太子。

武惠妃苦心经营,勾结其女儿咸宜公主的驸马 杨洄 构陷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谋逆,结果三个皇子一起被废为庶人,不久被赐死(一般怀疑武惠妃进一步迫害所致)。这件事做得比较张扬,天下人都为他们三兄弟感到冤枉,物议纷纷,史上称之为 “三庶人”事件 。

可能武惠妃事后也感觉自己做事确实太狠毒,良心上过不去,不久就惊惧而死。一旦保护伞没了,李瑁这幸运宠儿、“明日之星”马上成了“ 落地的凤凰”。 惠妃一死,李瑁的太子之位也落空了,而且玄宗又立其第三子 李亨 为皇太子。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久,因失去宠妃武氏而郁郁寡欢的唐玄宗看上了自己的儿媳——寿王李瑁的王妃杨玉环。听人说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善歌舞、懂音律,美艳聪慧,很得玄宗欢心。玄宗对宫人说: “朕得杨贵妃,如得至宝也!”, 白居易渲染为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炙手可热的生母武惠妃去了,太子大宝也与自己彻底无缘了,现在连自己的王妃也被老爹明目张胆的抢走了,而且蒙受奇耻大辱,曾经的“ 红人 ”李瑁成了不折不扣的 “倒霉蛋 ”!父皇李隆基对他也明显疏远、冷淡。玄宗和杨玉环琴瑟和鸣五年后,他要册立自己的宝贝为贵妃之前,才指令朝臣韦昭训的女儿嫁给李瑁,册立为新的寿王妃,算是给了儿子一个交代.。

实际上,李瑁此前几年中也一直过得很凄苦。当年他生母武惠妃一连几个儿子都夭折后,武氏担心李瑁也活不长,就依照民间风俗将襁褓中的李瑁送到李隆基兄长—— 宁王李宪 家,由其妻 元氏 抚养到10多岁,这样宁王、元氏就成了他的养父母。

寿王李瑁在王妃杨玉环离开后的第二年,就不得不替刚刚死去的养父宁王李宪守孝。古代亲属死亡后有居丧守孝之俗,居丧期间,不能唱歌跳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行房事;孝子应在父母墓旁搭棚而居。在棚内要求做到 "言而不语"、"对而不答"、"不与人座" ;居丧三年之内都不宜饮酒。三年期满,要举行一次隆重祭祀,然后方能起灵除孝。

无情最是帝王家,可以想象,原来大红大紫的李瑁在经受一连串打击后,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弃儿,邻坟守孝,无异于孤魂野鬼,没有人疼爱和保护。

相反,由于他带有武氏的血脉,反而受到白眼和歧视。特别是他的异母兄 李亨(唐肃宗) 即位后 , 为前太子李瑛等三个皇子平反,恢复其“太子”称号,并废绝武惠妃的 皇后祭享 (武惠妃死后曾被玄宗追封为皇后),算是对李瑁精神上的一次重大打击。

好在他性格平和,逆来顺受,另娶的韦妃与他相依为命,生有5个儿子,李瑁本人到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年(公元775年)正月十二才溘然长眠,享年60余岁。对于一直权斗不休的李唐王朝来说,也算平安落幕。终其一生,除了早期几年的荣耀之外,一直是命途多舛,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倒霉蛋!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

唐朝皇帝系列 :

1、 从神武皇帝到落魄太皇——“圣人”李隆基

2、 “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

3、 杨贵妃两次被唐玄宗撵出宫门揭秘

4、 唐代臭名昭著的三大公主——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和安乐公主

5、 唐太宗李世民与名臣魏征的“相爱相杀”

6、 “脏唐臭汉”是个什么鬼?

7、 武则天称帝后为何以“周”为国号?

8、 “千古第一女皇”与她的四个孱弱的皇位继承人儿子

9、 从大隋的鹰爪到“逆臣”——唐高祖李渊

附《长安十二时辰》剧中主要人物及其历史原型

圣人——唐玄宗 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唐玄宗第三子)

靖安司丞李必——李泌 何执政——贺知章 ?右相林九郎——李林甫

永王李璘——永王李璘(唐玄宗第十六子) 郭利仕——高力士

严太真—杨太真(杨玉环)

童贯(1054年一1126年),字道夫(一作道辅),开封人。大约在神宗后期,年近20岁的童贯净身入宫,当了太监。据史书记载,童贯身材魁梧,皮骨强劲如铁,双口炯炯有神,面色默黑,长着胡须,阳刚气十足,根本不像一个太监。这与他长大成人后才净身有关。

童贯进宫后,投在大宦官李宪门下。这个李宪是宋神宗时期有名的宦官,他经常到前线监军,直接督战,立了不少战功,先后担任昭宣使、嘉州防御使、宣州观察使、宣政使、宣庆使、人内副都知等职。不过,李宪对童贯并没有特别关照,以致他入宫20多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但是,童贯由于经常跟着李宪,耳闻目睹,倒是学了一些行军打仗的知识,这成为他以后执掌兵权的重要资本。

童贯头脑灵活,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揣摩别人的意图,哪怕一些细微末节的东西,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因此,他办事的时候总能想到别人心坎里去,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也就赢得了周围人的好感。总之一句话,童贯是个很会来事的人。

公元1101年,宋哲宗死后,赵佶即位,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是个怎样的人呢?他性格儒雅,聪明异常,卓有艺术才能。音律琴棋、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声色犬马、吃喝玩乐,无一不会。唯有对于治国之道,却不很在行。他当皇帝的时候,年方19岁,是个青年皇帝。一开始,他还装模作样,又是大赦天下,又是诏求直言。但时间不长,他的本性就暴露出来了。内侍见他善于玩乐,好事奢华,就建议他用金箔装饰宫殿,有的官员则献金助修宫殿,他竟然一一罢免,似乎有点励精图治的样子。

童贯比徽宗大28岁,颇有心计的童贯通过察言观色,首先掌握了徽宗的爱好。为了投其所好,他就不失时机地在徽宗面前说南方多奇珍异宝、怪石异花和名人字画,建议派人到南方去搜罗。徽宗听了,正中下怀,干脆就叫童贯以内廷供奉官的身份主持此事,到江南搜寻书画奇珍。于是,徽宗在杭州设立了明金局,由童贯直接管领。

童贯到了杭州,既是奉旨行事,又兼内廷宠臣,自然威势显赫。杭州的官员,哪个敢不来趋奉?于是,大摆筵席,为童贯接风洗尘。席间,童贯见到了早在京城就认识的蔡京。蔡京很有艺术才能,尤其是书法,在当时很有名气。但此人嫉贤妒能,阴险毒辣,害人时不动声色。徽宗即位后,蔡京被贬为端明、龙图两学士,知太原府,后又被贬为江宁知府。他心里非常郁闷,故意拖延时间不去上任。徽宗大怒,又贬他为杭州洞宵宫提举。这实际上只是个名誉衔,没有任何实权,蔡京实际上赋闲在杭州。童贯的到来,使他又看到了重返朝廷的希望。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很快勾结到一起。

在杭州期间,童贯与蔡京交游密切,蔡京干脆就住在了明金局,与童贯日夜相伴。蔡京先是送了一些古器,童贯就在上面标上蔡京的名字,派人送到京城。蔡京从童贯口中得知徽宗皇帝喜好书画,于是就精心画了许多美作,童贯又多次派人送到京城,并向徽宗附上书信,盛赞蔡京的忠诚。这样,徽宗皇帝对蔡京又有了好感。

不久,童贯满载而归,徽宗皇帝自然大喜。童贯趁机举荐蔡京,徽宗一高兴,先让蔡京到定州任知州。一年多后,蔡京被调回京城,当了丞相。

蔡京为了报恩,反过来开始举荐童贯。蔡京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主张征讨西夏。当时,西夏与宋朝的关系已经平息,只有青唐一带久为西夏占据,并不碍大局。徽宗也不想再惹出事端,使两国关系重新恶化。但是,蔡京等一批党臣连连上奏,徽宗只好同意了。蔡京抓住机会,在徽宗面前极力举荐童贯,说童贯熟悉边塞事务,具有将帅之才,要攻取青唐,非童贯莫属。昏庸的徽宗皇帝降旨准奏,命王厚为总兵,童贯为督军,率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开去。

不久,西征的宋军果然收复了青唐四州。徽宗非常高兴,破例提拔童贯为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以宦官的身份担任两使,就是从童贯开始的。

崇宁四年(115年)四月,由于西夏不服宋朝,数次在边境侵扰。为了稳定西边,徽宗命童贯为熙河兰惶、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几乎统领了西部的全部兵马。像童贯这样名正言顺地总管半个天下兵马的宦官,真是前所罕见。

关于““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zlan/202507-10312.html

(9)
liuzea的头像liuzea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liuzea的头像
    liuzea 2025年07月30日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 liuzea
    liuzea 2025年07月3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

  • liuzea
    用户073007 2025年07月30日

    文章不错《“圣人”第十八子李瑁“倒霉蛋”的一辈子》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