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日军师团有多少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军师团有多少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日军的一个师团,最初完全仿制德国一个师的编制,约1.8万人,师团是基本单位,它有多种编制。但是后来随着战事的变化,作了多次改动,有的扩大,有的缩小,分为很多等级。
日军师团在二战时分为四等:
一等甲类师团;从近卫师团(后扩编成近卫一师团、近卫二师团、近卫三师团)、第一师团至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均为一等甲种17个装备最精良师团。
每个师团人数量均超过2.7万人(成立时间为1888年-1915年,是日本永久性常备师团)。
除了近卫师团外其它16个甲类师团都参加侵略中国的战争。从1939年后大量甲种师团陆续调往东南亚、太平洋与美国作战。
其中第三师团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二战”结束一直留在中国战场的甲种师团(第三师团最终任务是占领中国临时首都重庆)
二等乙类师团;第13师团、第15师团、第17师团、第18师团至110师团全为二等乙类作战师团,为战争新增支援作战师团,战斗力不及甲类常备师团。
有70个乙类师团在中国东北、华中、华东、华南战场向国军投降。另有20个乙类师团调往东南亚、太平洋对美国的作战。
三等丙类师团:第110师团至300师团以内的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师团番号)。(这类师团均在是1943年底新增后备作战师团)
丙类师团多为新兵,战斗力较弱。大部分是保卫日本本土而战留在本国。但在二战结束时依然超过30多个丙类师团在中国华北、华南、华东战场向国军投降。
四类丁类师团:是110师团与300以外的师团番号(此时日本已不按完整顺序排列大约共计169个至230个左右的番号)。这类师团成立时间1939年后期,多为新编或者独立混成旅团扩编。
这种丁类师团专门为扫荡占领区,针对占领区的扫荡与治安,战斗力很弱。到战争结束时超过20个丁类师团都在华北、华东战场向国共军队投降。
扩展资料:
师团历程
抗战初期
在抗战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是日军的常备军。编制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抗战中期
抗战中期,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等级:
1、甲种师团:又称挽马师团,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辎重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8200人。
2、乙种师团:又称驮马师团,由于后期马匹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个别不设骑兵)。辖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加上一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24400人。
3、丙种师团:由混成旅团扩编,辖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有5个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15500人。
4、丁种师团:也是由混成旅团扩编,只辖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只有大队或中队编制,约11000人。由于机动灵活,主要用于扫荡八路军的华北根据地。
5、独立混成旅团:与师团一样是独立的战略单位,一般有2-3个步兵联队,其他兵种的人数比丁种师团还少,大约有6000-8000人。承担辅助的战略任务。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八挺重机枪)。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抗战后期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此时已无四单位制师团了)。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拥有三十六门 75mm山炮或野炮。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单位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
乙种师团也是三单位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搜索)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
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四挺重机枪),无特种兵(在此处、特种兵指步兵以外的其他兵种),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
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
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旅团炮兵则辖有六门野炮与十二门山炮,同时其工兵、辎重部队也予以扩编,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
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无特种兵。其步兵大队的机枪中队只有四挺重机枪,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日军师团
求日本二战时期师团介绍
所谓龙师团菊师团的“龙”和“菊”是日军的通称号,其目的只是为了隐藏部队正式的名称,最初的兵团文字符都是一个汉字,有些与部队编成地或驻地有关。
“菊” 18师团是精锐
”龙“ 第56师团 属于新编师团,留守部队。
如第4师团为“淀”,因为编成地大阪有一条淀川河横穿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
第10方面军为“湾”,因其前身是台湾军。
有些与部队的性质或兵种有关。
如担任宫城警备任务的近卫师团为“宫”,战车第4师团为“钢”,第2航空军为“羽”,第4飞行师团为“翼”,等等。
而多数通称号只是一种象征,与部队本身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它们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可谓五花八门——
尚武:“勇”、“威”、“武”、“雄”;
道德:“仁”、“义”、“德”、“信”;
猛兽:“虎”、“豹”、“熊”、“狼”;
飞禽:“燕”、“隼”、“鹭”、“鸾”;
花草树木:“樱”、“菊”、“杉”、“枫”;
山:“山”、“岳”、“峰”、“岩”;
水:“河”、“海”、“潮”、“沼”;
兵器:“弓”、“剑”、“枪”、“弹”;
四方:“东”、“西”、“南”、“北”;
四季:“春”、“夏”、“秋”、“冬”;
日月:“阳”、“旭”、“月”、“星”;
气象:“雷”、“雪”、“晴”、“光”。
从1944年起,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连连失利,于是开始出现两个字的兵团文字符,而且多是鼓舞士气的字眼,试图以此振奋军心,挽回颓势。
如第120师团“迈进”,第132师团“振起”,第133师团“进击”,第139师团“不屈”,第44军“远征”等。
有一些则是以“护”字打头的,如第144师团“护阪”,第152师团“护泽”,第153师团“护京”,第157师团“护弘”等等。
也有一些纯属吓唬人,如第130师团“钟馗”,第221师团“天龙”,第225师团“金刚”,当然,这些都无法挽救日本侵略军灭亡的下场。
以下为侵华日军各总军、方面军、军、师团的通称号:
总军通称号
中国派遣军“荣”;关东军“德”。
各方面军通称号
华北方面军“甲”;华中方面军(无);华中派遣军(无);华南方面军“波”;第1方面军“锐”;第2方面军“辉”;第3方面军“强”;第6方面军“统”;第10方面军“湾”。
各军通称号
第1军“乙”;第2军“势”;第3军“岩”;第4军“光”;第5军“城”;第6军“守”;第10军(无);第11军“吕”;第12军“仁”;第13军“登”;第20军“樱”;第21军(无);第22军(无);第23军“波”;第30军“敏”。
第34军“展”;第40军“阳”;第43军“秀岭”;第44军“远征”;机甲军(无);台湾军(无);上海派遣军(无);驻蒙军“戊”;关东防卫军(无);第2航空军“羽”;第4航空军“真”;第5航空军“隼”。
各师团通称号
第1师团“玉”;第2师团“勇”;第3师团“幸”;第4师团“淀”;第5师团“鲤”;第6师团“明”;第7师团“熊”;第8师团“杉”;第9师团“武”;第10师团“铁”;第11师团“锦”;第12师团“剑”;第13师团“镜”;第14师团“照”;第15师团“祭”;第16师团“垣”;第17师团“月”;第18师团“菊”;第19师团“虎”;第20师团“朝”;第21师团“讨”;第22师团“原”;第23师团“旭”;第24师团“山”;第25师团“国”;第26师团“泉”;第27师团“极”;第28师团“丰”;第29师团“雷”;第32师团“枫”;第33师团“弓”;第34师团“椿”;第35师团“东”;第36师团“雪”;第37师团“冬”;第38师团“沼”;第39师团“藤”;第40师团“鲸”;第41师团“河”;第47师团“弹”;第48师团“海”;第50师团“蓬”;第51师团“基”;第57师团“奥”;第58师团“广”;第59师团“衣”;第60师团“牙”;第61师团“鵄”;第62师团“石”;第63师团“阵”;第64师团“开”;第65师团“专”;第66师团“敢”;第68师团“桧”;第69师团“胜”;第70师团“枪”;第71师团“命”;第79师团“奏”;第101师团(无);第104师团“凤”;第106师团“毅”;第107师团“凪”;第108师团(无);第109师团“胆”;第110师团“鹭”;第111师团“市”;第112师团“公”;第114师团“将”;第115师团“北”;第116师团“岚”;第117师团“弘”;第118师团“惠”;第119师团“宰”;第120师团“迈进”;第121师团“荣光”;第122师团“舞鹤”;第123师团“松风”;第124师团“远谋”;第125师团“英机”;第126师团“英断”;第127师团“英迈”;第128师团“英武”;第129师团“振武”;第130师团“钟馗”;第131师团“秋水”;第132师团“振起”;第133师团“进击”;第134师团“勾玉”;第135师团“真心”;第136师团“不拔”;第137师团“扶翼”;第138师团“不动”;第139师团“不屈”;
日本帝国主义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期总兵力已近600万,拥有200多个师团的番号。其陆军常备主力师团(师)下辖有两个步兵旅团(旅),每个步兵旅团(约7700人)下辖两个步兵联队(团),每个步兵联队(约3870人)下辖三个步兵大队(营),每个步兵大队(约1215人)下辖四个步兵中队(连)和一个重机枪中队,每个步兵中队(约250人)下辖三个小队(排),每个小队约70人。另外,师团还直辖骑兵联队(约1400人)、炮兵联队(约2500人)、工兵联队(约1500人)、辎重兵联队(约2800人)及通信队(约650人)、卫生兵(约500人),野战医院(约150人)等。一般齐装满员的日军常备主力陆军师团兵力往往可达2.4万人,拥有战马7630匹、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是具有多兵种配合的有强大战斗力的作战单位,故这种师团又被称为甲种师团,日本陆军第一至第二十师团、近卫师团及中日战争爆发后由近卫师团扩编的近卫第二、第三师团,而后组建的战车(坦克)第一、第二、第三师团和一度由常备主力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编成的8个师团,均属于甲种师团的编制。 1938年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兵力消耗极大,其后组建的第二十一师团至四十九师团均取消了旅团级建制,由师团直辖三个步兵联队,每个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同时指挥炮、工、骑、辎重兵联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减至1.8万人,配备军马2065匹、步骑枪8940支、掷弹筒216个、轻机枪216挺、重机枪54挺、平射炮18门、山炮12门等武器装备,这种类型的日军师团称为乙种师团。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战线再度拉长,兵员更加缺乏,于是又开始组建丙种师团。这种被称为丙种师团的部队又恢复了旅团建制,但取消了旅团下面的联队,即每个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直辖四个步兵大队,全师团共八个步兵大队,加上师团直属的炮兵大队、工兵大队、辎重兵大队、通讯大队等单位,全师团定员1.3万人,配备军马2550匹、步骑枪6500支、掷弹筒192个、轻机枪192挺、重机枪48挺、平射炮16门、迫击炮32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日军第五十师团至第一0九师团均属这种编制的部队。 至1944年秋,盟军反攻迫近日本本土,日本为准备“本土决战”,又开始组建丁种师团。丁种师团的建制定员与丙种师团大致相同,只是特种兵和自动火器、重火器很少,番号在第一一0师团以后的各师团都属于这种编制的师团。 另外,日本陆军部队中还有独立步兵混成旅团、独立警备队、骑兵旅团、野战重炮旅团等编制的部队。步兵独立混成旅团下辖五个独立步兵大队及炮兵、工、通、辎重队,全旅团约8280人,配备军马1800匹、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个、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是具相当野战能力的作战单位。而日军独立警备队一般管辖六个独立步兵大队,共有兵员5450人,配备军马420匹、步骑枪3660支、掷弹筒144个、重机枪24挺。由于这种部队没有重型武器,一般只担任后方警备任务。日军骑兵旅团一般下辖两个骑兵联队,共有兵员5600人,配备军马5668匹、步骑枪3705支、重机枪12挺、野炮36门等武器装备。日军野战重炮旅团是其陆军预备队炮兵,一般有官兵8000余人,配备有100毫米至240毫米的大口径榴弹炮或加农炮70余门,常用于重点攻坚任务。以上这些部队常随作战任务的变化,配属各部队作战。 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也有一支规模不小的坦克部队。日本军方自1925年开始研制坦克,1929年组建坦克部队。但初期多以坦克联队为建制配属于陆军师团,至1936年后才开始在中国东北公主岭组建日军第一坦克旅团。1942年6月,日军在中国东北的宁安、勃利和绥远的包头又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战车师团,1944年在其国内组建了第四战车师团。日军战车师团一般装备轻型坦克100辆、中型坦克335辆、各种汽车1272辆、加农炮36门、高射炮12门、野炮4门、速射炮12门、平射炮6门、重机枪18挺、轻机枪144挺、步骑枪2900枝等。在日军准备“本土决战”时期,他们还陆续组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共7个独立战车旅团。但由于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在火力、速度、装甲防护力等方面均与欧美先进工业国有一定的差距,故在二战中对苏、对美的历次战役均显得不堪一击。 日本陆军在二战期间也组建过摩托化部队。1941年夏,日军首批改建四个师团为摩托化师团,它们是近卫师团、第五师团、第十八师团和第四十八师团。 日本陆军师团以上的单位是军,二战时期日本陆军曾出现过近60个军的番号,但用数字序号表示的军的作战单位报辖师团数不尽相同,有的军辖二至三个师团,是典型的军级单位,也有的军指挥四至五个师团。更有的军管辖指挥着九个师团,兵力多达数十万,这种军显然已属于兵团级的作战单位了。如侵占中国武汉地区的第十一军,就曾指挥过九个陆军主力师团、四个混成旅团及大量特种部队。 日本陆军军以上作战单位是方面军,二战时日本陆军曾出现过近20个方面军的番号。而方面军以上就是大战略区的指挥机构,如日本关东军、日军另派遣军、日军南方军、日军第一总军、第二总军等,其再往上就是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战时大本营了。
关于“日军师团有多少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zlan/202507-684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日军师团有多少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日军师团有多少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日军的一个师团,最...
文章不错《日军师团有多少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