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具体如下:
一、苏武
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然后被匈奴扣留。匈奴单于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不给他吃喝,天下大雪,苏武把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然后匈奴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能回归汉朝。苏武毫不动摇,被匈奴扣留19年,受尽苦难,忠贞不屈,回到汉朝时头发胡须都变成白色了。
二、文天祥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相,你现在改变主意,不但可免一死,还依然可当丞相。"文天祥怒喝道:"死便死,还说什么鬼话!"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三、朱自清
社会物价上涨,商品稀缺,许多人在与饥饿和死亡作斗争。朱自清声明说,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也没有接受美国面粉。当时,朱自清患有严重的胃病,他很瘦,体重不到40公斤。朱自清经常呕吐,整夜无法入睡。拒绝领取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用将减少600万法郎,使生活更加困难。然而,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朱自清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奖励”。
四、钱学森
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钱学森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美国人害怕钱学森回国,先许以高官厚禄,但钱学森不为所动,后冲破层层阻碍,终于回国。据钱学森晚年时候的讲述,在美国羁绊的五年中,他时刻不忘回国,每 一天都在准备着行李。
五、关羽
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结重围”中,关羽丢了城池,二位嫂嫂也失陷了,手下士兵极少,又没有粮食,还无法屯扎,可以说是必死无疑,但是他仍然没有打算投降。
张辽刚来劝降时他也是说要死战到底。后来投降曹操时,曹操三日小大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但仍留不下关羽。可看出关公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这一点。
历史上哪些名人不为五斗米折腰?
“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是由晋代陶渊明所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化用而来,一斗米有12.5斤(10升为一斗,10斗为一石,一升米重1.25斤,一斗重12.5斤)。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译文:陶潜说:“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
寓意:比喻为人不庸俗,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扩展资料
形容“英雄不为一斗米折腰”的成语:
一、坚贞不屈
释义: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出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四章:“那些***人的坚贞不屈,为了人民和祖国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更深深使他向往。”
二、不屈不挠
释义: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文天祥论学》:“至于文天祥的强烈爱国思想和正气凛然、不屈不挠的伟大风格,永垂千古,更非韩愈所能比拟的了。”
1、宋代的包拯
包拯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岁币),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该操练军队、挑选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
”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2、明朝的海瑞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3、清朝的于成龙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朝廷命令于成龙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的政事,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被康熙帝追赠为太子太保,赐谥“清端”。有《于清端政书》八卷等著作传世。
于成龙在二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清官第一”。
4、狄仁杰
圣历元年(698年),突厥南下骚扰河北,劫掠百姓万余人。武则天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便宜行事之权。突厥军杀尽俘虏,由五回道(在今河北易县西)退回漠北。狄仁杰率十万大军追击,但未能追上,只得退回河北。
武则天又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安抚大使,让他安抚河北。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胁从,在突厥退军后害怕受到牵连,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赦免河北诸州百姓,使他们回乡生产。
5、张居正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10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1582年(万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大臣。
关于“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zlan/202507-873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
文章不错《中国历史上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英雄还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