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太极拳是目前非常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养生运动,学习的人越来越多,遍布大江南北,太极拳文化一片繁荣,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欢迎阅读!
杨式太极拳40式
学习杨式太极拳40式,我们主要需要掌握基本的40个动作,平时还需加强套路学习。
杨式太极拳40式具有姿势舒展简洁,动作均缓柔和,轻灵沉稳,结构严谨刚柔,浑厚庄重的特点。在练习方法上突出整体性、连贯性、圆活性和内外身心的统一性,动作简洁,全套40个动作,练法简易,没有明显发力,纵跳动作,易学易练,因此深受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所喜爱。
杨式太极拳40式通过改善我们的大脑功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活动,对于白领亚健康产生的神经衰弱失眠、头晕、头痛、过度疲劳等疾病,有着显著的健脑去病的作用。
对于现在的上班族来说,杨式太极拳40式是个非常不错的运动选择。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我们全身要放松,使得人体的血管阻力减少,能够加速我们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杨式太极拳40式的呼吸是采用的腹式深呼吸,气沉丹田,能够对五脏六腑有着良好的按摩保健作用。
杨式太极拳40式具体的健身作用
一、改善神经系统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整体放松,外示安逸,?动中求静?、?用意不用力?练法,使中枢神经系统获得充分休息,使神经兴奋、抑制作用不断得到调整。
二、提高呼吸质量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以意导气、以气运身?。逐步做到匀、深、柔、缓的腹式呼吸,使肺部和横膈膜做纵向的舒张、伸缩、提高了肺泡通气换气功能。谚云:?呼吸到脐,寿与天齐?。足见腹式呼吸的功效。
可见,杨式太极拳40式的学习,是可以调节我们的呼吸循环系统的。
三、改善脏腑功能
由于?腹式呼吸?的舒张、伸缩形成自主的内脏按摩,有效地促进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的供血,协调了脏腑之间的功能。因为太极拳非常重视腰胯脊柱锻炼,腰背虚实运动能够强壮肾脏。《医贯》说:?肾阴为上行夹背至脑中为髓海?,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壮而百病不侵?。
四、增强肢体活动
杨式太极拳40式拳要求?势走弧圆、劲走螺旋?,?上下相随、内外相合?,?一动无有不动 ?的全身心运动。使全身各大小关节,骨骼、肌肉都参与这种轻柔、舒展、连绵不断的运动。使肌肉富有弹性,各关节、骨骼间的血液供给、新陈代谢得到改善。
五、疏通经络隧道
杨式太极拳40式要求向上要?虚领顶颈?,向下要?松到脚底?,?意落涌泉?。中部要求?气沉丹田?,?主宰于腰?。这是锻炼任督二脉以及带脉、冲脉的重要方法。四肢在轻柔、连绵、缠绕运动中要意劲贯达到肢体四梢。从而疏通了人体十二正经。
杨式太极拳40式特点
一、立身中正安舒
对于身法,太极拳名门派都很重视。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式太极拳40式最为见长。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
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
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杨式太极拳40式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
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囗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40式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幅对联,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二、拳架开展大方
杨式太极拳40式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
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三、动作松柔缓慢
这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也是杨式太极拳40式之所以名杨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禄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
杨式太极拳40式拳架中没有像陈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
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弟子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
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中国道教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四、行动速度均匀
有的太极拳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40式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
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
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二十二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而起势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式太极拳40式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五、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虚实分明为第一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式太极拳40式之重要。
杨式八十五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式转回身右蹬脚的过度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
而且杨式太极拳40式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全虚全实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最后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式太极拳40式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六、周身圆活连贯
?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40式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
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瑟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腿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瑟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瑟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七、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式太极拳40式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
杨式太极拳40式捡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杨式先辈曾总结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经验。
杨式太极拳40式亲族传人杨振基强调:杨式太极拳40式必须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腰手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的非常详细,非常到位。
赵斌先师传授杨式太极拳40式套路时,强调?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引导,带动四肢运动。
太极拳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
口诀: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太极推手之---十三字行功诀(注解)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
掤的姿势要两臂圆撑,高与肩平,作一圆形:分单掤和双掤, 单掤是左臂或右臂抬高与肩平,作半圆状,手指与肩头平;双掤是左右臂同时动作如上述。撑的主要意义是在两肩下腋部好象放有两个弹簧,两臂如在弹簧之上,被弹簧力支撑起来,按之则落,抬之则起,随高则高,随低则低,攻时能发出弹簧性弹力。(即以机警的动力,向外抖发出去这叫做弹劲)这样的弹劲在静时要含而不露,动的时候就要抖出去,要做到得机即发,不得机即守。这种劲路运用演变得手后,与敌角斗, 随时都有力的反射作用,俗说:劲在不发动时,似棉裹铁,软中有硬,做到软而能刚和刚柔相济。这种弹簧性的支撑活力,能在静动虚实里应用出来。
搭手履开挤撑使,敌欲还着势难逞。
此可说明用挤的手法,如和对方互搭右手时,就用右手按住对方的右腕,同时左手也按着对方的肘部,顺着对方的来势向着横侧方履之,叫对方的掤式失去作用,到这时急反出左手,用左手背向对方的右肩下击去,并且右手按住左手腕,加以辅助之力发击之,也就是用两手之力合力发出,这样叫对方难以还手。
按手用着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
按手用着似倾倒”用双手向外齐推,左太极拳中叫做按,用法是双手向对方的腹上胸下或者在已将对方的掤式封闭后来使用。用的时候双手按去,急进步向对方的裆中冲进,同时用身子倾扑的式子来倍加推力,也就是用全身的力量加在对方身上。“二把采住不放松”是说明和对方搭手时,如果把对方的手臂抓捋住,就不可松,不叫对方的手腕脱开,从而好使用自己的手法进取。
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来势凶猛挒手用”是讲挒的手法,如果对方进击之势凶猛,我就急用一手找对方的腕,一手找对方的肘,要是得手,就急用力向侧后方猛带之。“肘靠随时任意行”就是说如果我使用挒法把对方身子捋带过来,可是对方趁着我的捋带力量用肩部向我撞靠而来,我就急用采住对方肘部的手顺对方靠击之势,用屈肘的着法向外横击,并且转侧身体来增加横肘的力量,叫对方被肘靠跌出。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
此可说明采挒肘靠都能运用纯熟了,在和对方交手时,就可以得心应手,对方虽然艺高,自己也所惧了。
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拳诀上说:近人先进身,身手齐到才为真。就是说既然不怕敌,就不避敌,如果畏惧迟疑,是技击上最大的缺点,所以在和对方交手时要能上前迫近,能够迫近对方才可以发着进手,先发制人,但是迫近时,必须把自己的三前顾住,把对方使用进攻的七个部位注意到。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
如果对方用先发制我,逼近我身打来,我急转身闪开我的正中部分,使对方着法落空,同时我急向对方的侧身进击。也就是取对方的横线,要拿住对方的横线,作为我的正中线进攻。
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此名说明太极拳的体用法,有十三个字为他的主体,这十三个字,字字有法,法法使用。必须切磋琢磨下功夫,才可以得到它的妙用。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掤莫入盘,粘沾不离得着难。
在推手时,如遇对方的掤式很严密,两肩腋下的弹簧性知觉很灵敏,随动的功夫也很严密的情况,就只有采用人(入)手的方法,叫对方不得还手为是,如只用粘沾不离(听劲)不易得势。
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和对方相接,如遇对方掤式不易攻入,就要采挒的手法,如果已经被我抓捋住,我急向右带或者趁机进用其他手法,因为迟则变,疑则慢,都容易被对方乘机攻入。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
四正就是四个正方,四隅就是四个斜角。在和对方交手当中,我一面要主动地把持着四个正方,一面要寻找对方的四个斜角,为的是转移对方的正方,先破他的中心动,假如对方守住了他的四正,我就设法变动自己的正方,来找对方的四隅进击。总起来说,就是用我的正面来袭击对方的侧面,所以叫做“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是说明先发制人的方式,不是以静待动的方式。如果对方距我太远,当然可以以静待动,假若已经临近,或是偶然接上手的时候,即应先发制人。
履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在太极拳中,履和挤归为一法,因为有履必有挤,如将对方的掤式履开,即可以趋势使用挤法进攻。肘靠是说明用肘肩胯来靠击对方时,必须进攻在对方的足跟之前,如在对方的左侧,就进右脚;如果在对方的右侧,就进左脚。
遇机得实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
此可说明和对方攻守之间,对于进退要相机运用,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必须进退有法。怎样才是进呢?进是进身、进步、进手,是先发制人,而不被对方所制的方式;退是闪展腾、挪,要看对方的来势灵活转变,是取守的方式,走(主)要做到展转变化。
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周身实力意中定”是说明全身竖力发击(出)的方法。全身大部分可分三节:脚跟是根节,腰胯是中节,头颈是梢节,此三节是发周身实力的重点。俗说:根节动,梢节发,三节齐到力增加。所谓三节齐动,必定意注于腰,即三节力量的主宰在腰上,如果腰不动,根梢二节虽然动也不能发整力,是是局部之力。所以在技击中必以腰为主力,才能发出周身之力。
“听探顺化神气关”太极拳中的听劲,是由于手腕、肘臂的磨擦而生出来的知觉,是便于攻和守的方法,在于对方接手时,感觉出对方刚戒柔的出处和部分运动的方向,就可以化解对方的来势和乘机顺势地向对方发着进击。也就是沾粘连随的进攻方式。听者不是以静待动,而是在动的里边,沉着应付,随机进取之意,探是在沉着应付中,审知对方的虚实,可攻者,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击,宜守者,就蓄意待机。顺是不与对方的来势而取其法, 随着对方的来势而取主动的方法,化其来势而进我的着手,遇虚变实,遇实变虚,以柔化刚,而刚紧随其后;以刚运柔,而柔不失其坚(坚是坚定,乃柔的本体,不是软而无力)“神气关”的意义,是在运用听探顺化的进行当中,要全神贯注,不可怠慢,才不致于失机和错乱,要应付裕(自)如,非将气沉着不可,如紧张恐慌,气必上浮,气一上浮,动作失措,易被敌乘。太极拳认中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以意行气”“以气贯神”和“神贯顶”者,也就是这个道理。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
在虚实的运用上,如果得到人手,就是手已得实的时候,就立刻放手来发着,不可错过机会,如果见实(却)没有立即发着,便成落空有体无用了。
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练太极拳的人要明白体和用,练拳得到健康的效果和自发性的劲路,就算得到了本拳基本功夫,再能发挥拳义,可以在技击上应用,才算集其大成;俗说:功夫好练劲难得、能练筋长一分,不练肉厚一寸,是有道理的。
杨式太极密法 二十四手点穴法
太极点穴法是杨式太极府内派所研练的高层次功法之一,也是历代传人的看家功夫,绝不肯轻易示人。在当前科学技术发达、经济改革开放的年代,徒手技击已失去其往日的意义,任何高手也不可能用秘术、绝招击制人于死地。但是,太极点穴法作为太极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致力于发扬国粹、研究太极拳的专家爱好者们去探讨和发掘。太极点穴法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许多人只是听说过,并未亲眼见过,更不要说实用。实际上太极点穴法并不像传说中那样神乎其神、高深莫测,许多门派的拳术中都有点穴法,只是名称叫法不同、击打方法各异。点穴法的功夫主要在于认穴的准确、击打的速度,掌、指、拳的硬度、力度。只要学习者苦练基本功,教授者毫不保留精心指教,点穴法是不难掌握的,尤其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习太极拳者都有一定的文化素质,知识面要比古代人丰富,广阔得多。因此,只要有明师指点,个人刻苦钻研,下功夫苦练,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并掌握的。
杨式太极府内派点穴法共有二十四种手法,七十二个变化,分为点、打、拿三种形式,点穴时多用指,打穴时多用掌、肘,拿则包含了掐筋、拿脉、节经、闭穴、反关节等。点、打、拿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在实际应用中变化无穷。
人体共有108个穴位,其中36个为死穴,更有8个穴可使人立时毙命。因此,太极点穴法必须择心地善良、武德高尚者才可传之。
笔者整理的杨式太极府内派太极点穴法乃根据秘传拳谱中点穴法二十四手之名称,每一手按照演练的过程,将所击打之穴位用四句形象化的口诀表达出来,简单易记,便于爱好者研究练习。此太极点穴法为首次公开,有缘者得之,望得之者珍惜。
太极点穴法手法及口诀
一、黄鹰捉兔:
黄鹰摇翅半悬空,眼似利剑爪似弓
老兔尖滑朝天望,迎风三踩腹喉胸
二、猿猴扳枝;
树上猿猴跳纵横,右拿左兮左亦同
练就五指金刚力,内关合谷八邪中
三、顺水推舟:
俯身拉纤浪中行,倒插一步妙无穷
闪转尔后用真力,左击肾俞右命门
四、白猿献果:
仙桃飘缈在空中,掐住廉泉断其根
双手扣锁用力捅,挤住人迎要真魂
五、蟾戏金钱
两人交手四目睁,邪正惊诈要记清
鼓足丹田气和水,封敌双睛不费功
六、苍龙戏珠;
此式紧要点双睛,绞缠裹靠近身形
睛明承泣均是的,折臂锁喉前后应
七、狮子滚球;
分开敌手抱敌头,好似狮子滚绣球
太阳颊车进风府,廉泉人迎推窗走
八、大鹏展翅;
大鹏展翅似扇搧,后打命门前丹田
捋住对方腕和肘,直逼日月击上脘
九、猴拿热钉:
过步撩阴用法精,上打太阳下阴根
身形一纵丈四五,好似猿猴拿热钉
十、猿猴脱锁;
双手被锁在胸前,缩身松肩臂前钻
运就内劲透指力,天突膻中一线牵
十一、蝴蝶采花:
蝴蝶采花绝命功,双手齐出上下应
膻中气海认得准,掌指拳法妙无穷
十二、风扫残叶:
风扫残叶卷疾雷,天窗开处显神威
钢指铁掌真功夫,纵是高手命也催
十三、青蜓点水:
此式发出最难当,膻中气海是地方
双手摇曳似双翅,点打连击敌命亡
十四、巧女抛梭;
巧女抛梭点打喉,廉泉深处是尽头
左拦右抛右拦左,连环不断跟步走
十五、云开现日;
交手挂面寻太阳,空拳握起挥如钢
左右丹凤连双至,纵是高手也难防
十六、比翼双飞;
裹住敌擘手斜抬,极泉渊腋露出来
左挥右兮右挥左,拔根错节飞虹彩
十七、方朔偷桃;
挥动双掌似双戟,托首夹颈身形低
敌若起手攻我肋,抽身换影把桃提
十八、汉高斩蛇:
高祖斩蛇脑后寻,哑门开处是七寸
一掌斩下敌命休,关键之处在转身
十九、挟山探海:
此式打出最难防,头顶肩撞是虚晃
拿住承山打气海,两臂一抖内劲藏
二十、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面前方,急急绷起两臂扬
臂面连胸打下去,天突膻中是地方
二十一、玩月撑舟:
此式妙在急转身,海底深处去寻针
扭腰坐胯搨阴掌,呼吸之间要真魂
二十二、饿虎扑食:
此式要害拿前胸,钢指铁爪显威风
乳中渊腋极泉现,头撞膝打要敌命
二十三、灵猫扑鼠;
偷袭似猫体轻灵,潜敌背后伏身形
一促而蹴似闪电,锁住廉泉顶命门
二十四、霸王摆肘;
霸王摆肘贴面攻,左右人迎并膻中
纵是对手跑得快,反臂掖捶妙无穷
关于“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liuzea]投稿,不代表六泽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iuzea.cn/zlan/202508-15967.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六泽号的签约作者“liuzea”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太极拳是...
文章不错《杨式太极拳40式简介》内容很有帮助